域名号子

为什么区块链技术会是改变未来互联网世界走向的伟大动力

域名号子 区块链资讯 2022-11-09 195浏览 0

作者:Chris Dixon,a16z crypto 普通合伙人,专注区块链技术及其它科技领域的风险投资家

编译:Perry Wang

数以百万的用户曾经遭遇过私人数据被滥用或者被窃取的切肤之痛,那些依赖互联网平台的创意工作者和创意企业,也遭遇过平台规则突然变化,让他们的受众群和作品盈利一夜之间化为乌有。现在,终于出现了日渐增长的社会行动,从区块链技术和密码货币领域进行尝试,试图打造全新的互联网服务。

我们应该拥抱这一新趋势。

a16z crypto 合伙人、区块链投资人 Chris Dixon

互联网之变:从公开协议到巨头垄断

回想上世纪 80 年代到本世纪初,主流的互联网服务都是建立在由互联网社区控制的公开协议之上的。譬如,被称为互联网世界「电话本」的域名解析系统 DNS,是由个人及组织构成的分布式网络所控制的,采用了公开创造和管理的规则,可以让任何遵循社区标准的个人或组织拥有域名,在互联网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也意味着公司运营网络和电邮收发的服务受到监督,如果它们行为不端,用户可以将自己的域名服务转移存放到其它服务提供商那里。

但是,从本世纪第一个 10 年的中期到现在,互联网用户对公开协议的信任被换成对企业管理团队的信任。谷歌、推特和 Facebook 等企业打造了超越公开协议能力的软件及服务,用户聚集到这些设计更为精巧的平台上了。

可是这些平台的代码属于这些公司的私有财产,对这些平台的监管规则可能瞬息发生变化。

社交网络如何决定核准或者拉黑一位用户?搜索引擎如何决定网站排名? 社交媒体可能上一分钟还在扶植媒体机构和小企业,下一分钟就可能将它们的内容打入冷宫或者改变收入分成模式。这些平台巨头的巨大能量造成了大范围的社会紧张关系,假新闻泛滥、水军、隐私法和算法偏见等议题掀起激烈辩论。

这就是为何社会思潮又开始转向拥抱由公开规则和社区控制的互联网服务。这些想法终于在最近成为了可能。具体而言,这要感谢基于区块链和密码货币崛起推动的技术创新。

区块链带来打破互联网巨头垄断的可能

过去几年间,区块链成为热议话题,虽然被热炒,但人们其实对它依然知之甚少。

区块链是由众多实体电脑组成的网络,就像一台虚拟电脑那样运行各种功能。区块链的优点很多,它与一台传统电脑不同,区块链可以凭借该网络的数学和博弈特性,提供强大的信任保障。用户或者开发者可以信任运行于区块链电脑上的一段代码能一如既往的按照设计理念运行下去,即使是网络中的个别参与者起了异心,试图破坏该网络,但是都无法得逞。

这意味着,对区块链电脑的控制权可以放心交给很多人组成的社区。

而另一方面,依赖网络巨头控制的互联网用户,不得不面对着众多让人不爽的霸权行为,比如,他们的数据被窃取或被滥用,各种隐私规则变来变去,他们还在被广告骚扰。这些互联网巨头把持的网络可能突然修改面向开发者和企业的规则,正像 Facebook 对社交游戏公司 Zynga ,或者谷歌对美国最大点评网站 Yelp 改变规则而引发的轩然大波一样。

开源软件已成气候

这些由大公司把持的互联网平台在未来将会被社区所拥有的网络服务所取代。这听上去有些遥不可及,不过,可以再想想过去 20 年的软件进化史。历史可以预言未来。

在上世纪 90 年代,由企业拥有的闭源的软件主导了计算,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微软出品的 Windows 操作系统。时至今日,数十亿台 Android 手机运行的是开源操作系统。苹果电脑或手机上运行的很多也是开源软件,当前几乎所有云数据中心,包括亚马逊的云服务,也都是基于开源软件。

最近,微软斥资 75 亿美元收购了面向开源及私有软件项目的托管平台 Github,IBM 斥资 340 亿美元收购了开源解决方案供应商红帽 Red Hat。这两笔重磅交易彰显了重量级开源项目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

从「不作恶」重新变成「无法作恶」

5.jpg

作者:Chris Dixon,a16z crypto 普通合伙人,专注区块链技术及其它科技领域的风险投资家

编译:Perry Wang

数以百万的用户曾经遭遇过私人数据被滥用或者被窃取的切肤之痛,那些依赖互联网平台的创意工作者和创意企业,也遭遇过平台规则突然变化,让他们的受众群和作品盈利一夜之间化为乌有。现在,终于出现了日渐增长的社会行动,从区块链技术和密码货币领域进行尝试,试图打造全新的互联网服务。

我们应该拥抱这一新趋势。

a16z crypto 合伙人、区块链投资人 Chris Dixon


互联网之变:从公开协议到巨头垄断


回想上世纪 80 年代到本世纪初,主流的互联网服务都是建立在由互联网社区控制的公开协议之上的。譬如,被称为互联网世界「电话本」的域名解析系统 DNS,是由个人及组织构成的分布式网络所控制的,采用了公开创造和管理的规则,可以让任何遵循社区标准的个人或组织拥有域名,在互联网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也意味着公司运营网络和电邮收发的服务受到监督,如果它们行为不端,用户可以将自己的域名服务转移存放到其它服务提供商那里。

但是,从本世纪第一个 10 年的中期到现在,互联网用户对公开协议的信任被换成对企业管理团队的信任。谷歌、推特和 Facebook 等企业打造了超越公开协议能力的软件及服务,用户聚集到这些设计更为精巧的平台上了。

可是这些平台的代码属于这些公司的私有财产,对这些平台的监管规则可能瞬息发生变化。

社交网络如何决定核准或者拉黑一位用户?搜索引擎如何决定网站排名? 社交媒体可能上一分钟还在扶植媒体机构和小企业,下一分钟就可能将它们的内容打入冷宫或者改变收入分成模式。这些平台巨头的巨大能量造成了大范围的社会紧张关系,假新闻泛滥、水军、隐私法和算法偏见等议题掀起激烈辩论。

这就是为何社会思潮又开始转向拥抱由公开规则和社区控制的互联网服务。这些想法终于在最近成为了可能。具体而言,这要感谢基于区块链和密码货币崛起推动的技术创新。


区块链带来打破互联网巨头垄断的可能


过去几年间,区块链成为热议话题,虽然被热炒,但人们其实对它依然知之甚少。

区块链是由众多实体电脑组成的网络,就像一台虚拟电脑那样运行各种功能。区块链的优点很多,它与一台传统电脑不同,区块链可以凭借该网络的数学和博弈特性,提供强大的信任保障。用户或者开发者可以信任运行于区块链电脑上的一段代码能一如既往的按照设计理念运行下去,即使是网络中的个别参与者起了异心,试图破坏该网络,但是都无法得逞。

这意味着,对区块链电脑的控制权可以放心交给很多人组成的社区。

而另一方面,依赖网络巨头控制的互联网用户,不得不面对着众多让人不爽的霸权行为,比如,他们的数据被窃取或被滥用,各种隐私规则变来变去,他们还在被广告骚扰。这些互联网巨头把持的网络可能突然修改面向开发者和企业的规则,正像 Facebook 对社交游戏公司 Zynga ,或者谷歌对美国最大点评网站 Yelp 改变规则而引发的轩然大波一样。


开源软件已成气候


这些由大公司把持的互联网平台在未来将会被社区所拥有的网络服务所取代。这听上去有些遥不可及,不过,可以再想想过去 20 年的软件进化史。历史可以预言未来。

在上世纪 90 年代,由企业拥有的闭源的软件主导了计算,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微软出品的 Windows 操作系统。时至今日,数十亿台 Android 手机运行的是开源操作系统。苹果电脑或手机上运行的很多也是开源软件,而当前几乎所有云数据中心,包括亚马逊的云服务,也都是基于开源软件。

最近,微软斥资 75 亿美元收购了面向开源及私有软件项目的托管平台 Github,IBM 斥资 340 亿美元收购了开源解决方案供应商红帽 Red Hat。这两笔重磅交易彰显了重量级开源项目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


从「不作恶」重新变成「无法作恶」


随着开源软件愈发重要,科技企业开始转变商业模式,从销售软件转向提供云服务。看看谷歌、Facebook、亚马逊和 Netflix,现在都是服务型企业,甚至连微软基本上也变成了服务型企业。他们通过此类举措,自身发展速度超越了开源软件企业,得以继续控制关键的互联网基础设施。

区块链设计中的一个核心就是:在开源模式上通过引入财务激励,从而可以超越之前的开源软件模式,进一步扩展至云服务模式。区块链网络上发行的货币或代币为参与该区块链维护及服务的个人及组织提供了激励措施,可以让他们一直维护区块链网络,并持续提供服务。

这听上去有点像是科幻小说中的场景,但这是事实,区块链和密码货币会给云服务世界带来类似于开源软件对传统软件的冲击。

开源软件用了 20 年才超越企业开发的软件,开源服务要超越企业提供的服务,也可能要花费类似的时间。

但这种转变带来的收益是巨大的。人们不再需要将信任寄托在某个企业身上,我们可以将信任托付给社区拥有并运行的软件,最终,把互联网的治理原则从「不作恶」don’t be evil 重新变成「无法作恶」can’t be evil。



(来源:北斗时代的财富号)



联系方式
QQ:1624000000 邮箱:1624000000@qq.com 微信16538900008 电话:1653890000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网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继续浏览有关 区块链 的文章
发表评论